输血等于打鸡血?多输多好吗?
“医生,我有点虚,麻烦给点血嘛,他们说输血等于打鸡血,立马满血复活。”
听到这句话,医生都懵了。
这不是笑话,是很多人的“常识”。人们常把血当成营养圣品,不仅能治疗各种身体不适还能增强免疫力,毕竟电视里的吸血鬼只喝血还能长生不老又美又飒呢。
可如果血的治疗效果真如此神奇,那鲁迅笔下的“人血馒头”又怎会救不回肺痨的病人呢?
血,并不是万能的,不是谁想输就能输,更不是花钱就可以交换。
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全血和成分血使用》行业标准里明确规定了各种血液制品的适应症。
以应用最广泛的红细胞悬液举个例子,下图是其适用的大概范围。
图中所描述的内容适用于病情稳定的患者。当然,若是活动性出血患者,那临床医生根据出血情况及止血效果决定是否输注红细胞。
有人说看不懂,只晓得消化科隔壁子的老兄输了点血一下子就有劲了,只晓得肿瘤科有个病人输了血没一会儿就清醒了,只晓得心内科那个老几心累气紧了几天输袋血身体舒服了……“反正我不管,我心累气紧得很,麻烦医生给我输点血!我觉得那个东西好!”“反正我懂不起,老人家都不清醒了,输点血嘛!我觉得可以!知情同意签就是了!”
求求了,别再“我觉得”,每个人情况不一样。况且输血输的可是血呀。
血液传播病原体听过没?啥,没听过?!那艾滋梅毒丙肝三件套知道吗?总有一个曾在耳畔飘过吧!这些都能通过血液传染!“那输的血肯定检测过三?”您说的对,所有血液采集后都会进行检测,可是检测有窗口期,不能完全避免血液传播性疾病。
每一次输血都伴随着风险,所以才提倡能不输血尽量不输!
有人可能好奇:输血有什么风险呢?
风险多着呢!
输血不良反应主要有输血相关循环超负荷、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输血相关呼吸困难、过敏反应、输血相关低血压反应、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迟发性血浆反应、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输血后紫癜、感染性输血反应、其它/未知。
这些不良反应看不懂没关系。简单来说,输多了可能心头更累、呼吸更困难、脑壳更晕,还可能发烧、起疹子、咳嗽、皮肤瘙痒、血压不稳、免疫力降低等等。
说了这么多,还有人觉得输血好吗?对于需要输血的患者或许有用,但可输可不输甚至压根不需要输血的患者,那真是玩儿命尝鲜。请大家铭记于心:能不输血尽量不输。
题外话,对于需要输血治疗的患者,输血真的好比“打鸡血”,疫情过后血液采集一直很紧张,如果您身体倍儿棒吃嘛儿嘛香,符合献血条件,请积极献血,您的血真能救命。
作者:检验科 廖紫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