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立呼吸重症病区(包括呼吸重症病房、重症过渡病房、普通病房三区),2.实现呼吸重症病区能成熟诊治、抢救病人,提高科室及医院的成功抢救率,3.重症过渡病房与医院计划中的脱机中心结合或融合发展,4.呼吸重症与呼吸各亚专业、与多学科的良好合作,尤其推动和实现重症超声在呼吸重症病房的成熟运用。
1.推动和创建城南咯血中心建设,加强咯血介入止血技术区域宣传及合作,构建区域咯血患者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占领城南高地,增强我院呼吸内科区域竞争力。2.落实肺结节射频消融技术和促进肺结节射频消融技术落地,加强医院公众号及自媒体宣传加强射频消融术后患者管理,导入中医外治法及临方制剂。3.争取多区域合作(包括华西医院肿瘤、呼吸科)肺占位性病变...
五年预期目标:1. 开展除奥马珠单抗外的抗IL5/抗IL5R、抗IL4R单抗的治疗2. 建立支气管哮喘疾病数据库及管理中心,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规范的慢病管理3. 联合变态反应科,建立西南地区一流的过敏性疾病实验中心及疾病管理中心,进一步提升特色亚专业的影响力4. 从PCCM哮喘专病建设能力提升标准,规范哮喘精准诊疗管理5. 开设哮喘专病门诊/MDT门诊(...
三年建设规划:1.MDT团队建设:拟纳入呼吸内科、传统病理科、分子病理科、分子检测平台、影像科、胸外科、麻醉科、肺康复治疗师等医师做为专家团队,定期组织学习最新指南及前言科技,保证知识体系实时更新,培养亚专业融合能力。(1)人才梯队架构:A、呼吸内科医生(包含介入团队):定期前往合作单位,如上海胸科医院、长海医院、重医附院等进行专业技...
五年预期目标:根据间质性肺病(ILD)亚专业组当前的发展基础和既定目标,结合中西医结合诊疗的特色,规划以下五年发展计划,着力提升诊疗水平、科研能力及社会影响力。第一阶段(第1-2年):夯实基础,优化平台1.医疗建设• 完善ILD专病门诊及专病病房管理模式,确保患者从筛查、诊断到治疗的全流程规范化。• 深化ILD多学科会诊(MDT)平台建设,定期...
三年建设规划:1、肺康复团队建设:定期组织小组成员学习最新指南及前沿科技,保证知识体系实时更新,培养亚专业融合能力。与肺癌、介入、间质肺病、哮喘、呼吸重症等亚专科合作,制定专科方面肺康复方案。2、开展慢病管理,设立专门人员对慢性肺病患者进行建档、病例数据采集、分析、汇总、定期电话随访等。在互联网医院平台建立随访包等。3、呼吸团队的...
2023年,是成都市对口支援工作开展十周年,也是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市一医院)对口支援的十周年。从支医帮扶到脱贫攻坚再到乡村振兴,变的是涉藏地区和医疗薄弱地区日益美好的环境和医疗服务能力,不变的是医院一批批...
2024年7月8日是世界过敏日,为提高市民对儿童食物过敏的认识,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市一医院)儿科联合临床营养科、过敏反应科开展了过敏日公益义诊活动。活动现场,专家们为前来就诊的三十组家庭提供了面对面、一对...
80周年院庆八十年韶华共赴,八十年卓越为民。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来,如画的成都迎来首家公立医院(原成都市立医院)八十华诞;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如花的蓉城见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八十载辉煌。今年,恰...
为进一步提高我省中医医疗机构医院感染防控水平,促进感控学科发展,持续推动我省中医医疗机构医医院感染管理科学化、标准化和同质化,搭建感染防控的学术交流平台,四川省中医院感质量控制中心于2024年8月8日-10日举办...
为积极推动医疗卫生系统营养健康食堂高质量协同发展,5月24日上午,成都市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万红霞副院长一行六人到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市一医院)就后勤食堂管理、餐饮服务质量、营养食堂建设等方面进行参观交流。...